别样的狼
北方某山村,屡发窃牛案,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窃牛案在当时算是大案,虽然当地领导高度重视,但是牛依然悄无声息的继续莫名失踪。
真相是:某人发现牛半夜从农户家出来,牛身上竟然驮着一只狼,狼不断地用尾巴拍打牛,狼用尾巴赶着牛。原来多日来,狼就是用此法把牛赶到村外隐蔽之地后再咬死吃掉。骑着牛的狼嘴上还叼着烟,牛看不见狼,闻到烟草味还以为是人骑在上面。
真相太过怪诞恐村民难以接受,某人于是在狼出没处设捕兽夹,种种设置种种曲折之后,狼右后腿被夹。
事情本应是村民在早晨发现一头大狼被夹然后联想到牛失踪,愤怒,打狼剥皮,狼偷牛案就此告破然后山村重归宁静。
但是现实远比戏剧更戏剧,狼没有选择放弃,在某人离开后,狼没有哀嚎,而是用锋利的牙齿咬穿自己腿部皮毛,用牙磨开腿部筋肉,最后用力咬断自己的右后腿,捕兽夹上只留下血淋淋的右后腿。狼逃入草原,三条腿的狼最后成了狼王,雄踞草原。
野生的狼要经常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寿命比动物园里的普遍要短很多。
但是这只狼到现在还活着,皮毛渐渐变成了银色,很显威严,就是不知道戒烟了没,笑。
还贷报恩的黄鼠狼
以前提及过,稍微了解黑市西洋拳的人会明白,虽然黑市拳不怎么强调轻量级重量级的划分,但是在重量级选手间的生死搏斗中,一方出腿如果正中对方头部,那力道足够毙敌了,因为绝对力量大,超过了人类头颅的承压极限,不过这在外行人眼中看起来甚是无聊,凳子没坐热,一方就挂了,关键是还没看清赢家是怎么出腿的,所以表演性欠佳。比较血腥的是轻量级羽量级的生死搏斗,选手绝对力量小,踢也踢不死对方,一拳两拳也打不死对方,最后插眼抓阴咬脸等手段几乎轮番使用,场面非常血腥,血腥到那些自认为已做好心理准备承受血腥场面的新观众看到最后都不忍心再看下去的程度。
动物之间的搏斗也未尝不是如此,记得多年前,北方一边远山村的村妇,打开谷仓时发现一只黄鼠狼和大蛇正在缠斗,不就大蛇便缠绕上黄鼠狼,并不断勒紧,黄鼠狼身体受挤压,嘴里不断淌血,地上也是血,战斗持续几分钟黄鼠狼还是在不断挣扎,愣在当场的村妇也回过神来,觉得这样下去半死不死的黄鼠狼也太可怜了,而且场面太血腥,看不下去了,于是村妇鼓起勇气,找来木棍轻轻敲打大蛇,并不断大声呵斥,村妇也不敢用大力打,不过也正是这样才没有激怒大蛇,大蛇最后也只得作罢,松开身体,在地上闪行了几下消失不见。黄鼠狼眼神逐渐恢复清明,滴溜溜的注视着村妇,在大喘了几口气之后便夺门而出。
有趣的是,此后每日只要村妇或其家人进入谷仓,就会在地上看到1元钱,一开始以为是自家人遗落的,后来连续一周天天能捡到1元钱,村妇及其家人觉得有些怪异,仔细想想,这是黄鼠狼来报恩了。村妇胆子本就不大,也不愿意和这些精怪之事沾上关系,于是便壮着胆子进入谷仓大声喊:“以后不要来俺家了,不需要你的钱……”第二天捡钱的怪事就消失了。
当时1元钱的购买力还是不低的,尤其是在北方农村,天天1元钱积攒下去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天天1元钱,倒是和按揭还贷挺像的,你是还月供,它是日供,看来动物界里早就流行按揭了,笑。黄鼠狼此做法也是很有智慧的,当时的大环境还不像现在这么开放,要是让村妇突然拥有大笔现金,也容易使其招致横祸,所以不如每日少量资助其一些钱财,积少成多。
那些救对方一命就得到千金万金回馈的故事,大多是文人的美好幻想,可以预见,要是黄鼠狼给村妇家拖来一大包金银,恐怕用不了多久村里的闲汉和有关部门就会登门拜访了,这反倒害了恩人。黄鼠狼没有那么笨,它比文人墨客想象的还要聪明,且更通人情世故,笑。
更可贵的是,村妇在来路不明的金钱面前戒了贪心,几人可以做到?
1天1元钱可以戒,10元呢?1000元呢?10000元呢?能抵挡住诱惑吗?要是醒来后发现都是幻觉自己还是穷光蛋怎么办,会不会疯掉或者一蹶不振郁郁而终?
把未来的横财看成是锦上添花就可,不要期望其是雪中送炭,路要自己去走,钱要脚踏实地去赚,钱来的慢去的也慢,来的快去的也快。
这就是现实中黄鼠狼报恩的故事。
打靶
银明大学军训,八大岭实地打靶训练,一名长相文弱的男生打靶总是打到别人的靶子上,正在大家哄笑之时,远处天空中传来了一名女子的惨叫声,凄厉地喊着“救命”,大家下意识的抬头,发现远处天空中飞来一朵黑云,声音就是从云中传出,虽然学生们手中有武器,但是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出了什么事,这时正在一旁抽烟的教官抄起家伙朝远处天空中放了一枪,教官是连队里有名的神枪手,枪响后只见黑云加速飞远,就在远的快要看不清之时,天空中突然垂直降下了一道红色闪电,贯穿黑云,黑云如尘土般瞬间崩散,闪电一直打到山上,映红了大半座山。同学们目瞪口呆,稍稍缓过神后都开玩笑称赞教官够神,不愧为神枪手,连云都能轰得下来。
这事儿后来就不了了之了,但教官退伍后道出实情,那时他刚放了一枪后,眼神扫过周围的同学,示意大家一起射击,不过他忘了自己周围是一帮学生而非训练有素的军人,学生们根本没明白他的示意,只有那名文弱男生倒是霎那间好似领会了自己的意图,但显然他是领会错了,他以为教官的眼神是命令他出手解决此事,于是下意识的就把脖子上的挂坠扯了下来,张开手掌,只见一条红色的小蛇嘶叫着从文弱男掌心垂直向空中飞去,随后就发生了红光击中黑云那一幕。这一幕被教官尽收眼底。后来有战友提及此事,教官只是沉默不语。直到教官退伍回到乡下,酒后闲聊时才说出这桩奇闻的真相。
三中路的爱情
西南海滨小城,小城晚间11点睡醒,始渐热闹起来,凌晨4点又重归于平静。
三中路是当地的花街,凌晨1点正值热闹之时,路上趴着一位醉汉,在地上哭泣。醉汉长相奇丑,还不时发出吱吱声,引得路人侧目。一路人不忍,扶醉汉到车内,问其住所,醉汉指向海边。车停于海边,路人问醉汉因何事以致如此痛苦。
醉汉自叙,其本是三中路一老鼠,迷恋上一位特种服务行业女子,老鼠化为男子夜夜光顾,慷慨给予女子钱财,并说以后会娶其过门。女子少不经事,某日在工作时对客人晒幸福,还说自己要买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两客人认为该女子干这行积攒了不少家底,于是起了歹意,次日租车开到其店面,约女子吃饭,女子上车后被拉到僻静之地,在被逼问出银行卡密码之后勒死埋在海边……
老鼠抽泣着,自责因自己常给予女子钱财,才导致她死于非命。
老鼠问路人:“老鼠因为要吃同类所以会杀同类,为什么人不吃人也要杀人?”
路人一时竟无法作答,最后勉强回应:“这个古老的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
老鼠又问:“这算爱情吗?”
路人想想说:“能体会到的是爱情,能描绘的都不是爱情。”
老鼠听完后放声大哭,路人独自驾车离开。
月余,两男子落网,共抢得女子1万余元。
两个关于信仰的故事
扶桑一个临海小村庄,村庄里有一座庙,庙里供奉着村庄的守护神—一尊石雕神鹿。随着时间的流逝,村民们渐渐失去了信仰,鹿神庙也逐渐破败。村里一对老夫妻,觉得这样下去是对鹿神不敬,于是便义务看管起鹿神庙。有一天晚间,夫妻俩同时梦见神鹿来托梦,神鹿说:“感谢你们夫妻的虔心侍奉,我今日特来通知你们,过段时间大海啸便会发生,洪水会摧毁整个村庄,你们要注意看我的鼻子,如果我的鼻子变红,灾难随后就会到来,你们要马上撤离。”
夫妻同时从梦中惊醒,醒后交谈,发觉梦境是一模一样的。天亮后,夫妻俩急忙挨家挨户通知预备撤离,且详细诉说了那个梦,可惜村民们都不相信,更没人愿意搬离世代居住的村庄。夫妻俩为了能第一时间看到鹿鼻子的颜色,也为了能在鹿鼻子变红后第一时间通知到村民,索性收拾好行囊搬到庙里居住。“鹿是石头雕刻的,鼻子变红也算是大大的异相了,没准变红后就会有村民相信灾难将至,并跟随自己逃离呢。”夫妻如是想。
自此,夫妻俩睡前醒后第一件事就是观察鹿鼻子,但是一个月过去了,神鹿的鼻子还是原先的石头色,没有一点变红的迹象。村长着急了,心想如果任由这对夫妻胡闹下去,全村以后恐怕都不得安宁了,于是赶忙召集村里的长辈们开会,共同商讨一下如何解决此事。村里的智者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村里找几个孩子,趁夫妇不备,把鸡血涂抹到鹿鼻子上,等夫妻俩来通知全村人时,再告诉他们这红鼻子是不懂事的孩子涂上去的,神鹿鼻子红了,但洪水却没来,这样夫妻俩就知道神鹿并不神,也就不会再闹下去了。”与会诸人纷纷称赞智者的主意妙。
于是鹿鼻子红了,夫妻俩大惊,奔走相告,村长当众说出真相并装模作样地打着自己家所谓“淘气”孩子的屁股,村民们则纷纷嘲笑这对傻夫妻。在大家的哄闹之声中,村长郑重宣布:“石头鹿就是石头鹿,在庙里等一百年,那石头鼻子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是不可能变红的,根本就没有什么灾难。”村民们也力劝这对夫妻不要因迷信而离开村庄,但这对夫妻没有听从,仍然坚定地认为鼻子变红就是离开之时,神谕简单明了。
于是在村里人的嗤笑声中,这对夫妻拿起行囊,乘着小船离开了。当他们恋恋不舍地回望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时,只见村庄附近的海平面突然升起了滔天巨浪,霎那间,整个村庄消失在海浪之中。
下一个故事发生在金陵。金陵暴行前的一段时间里,有个古板老学究,为人迂腐,好读史书, 听完前线溃退的士兵诉说战况后,嘴里就不断念叨着“人太少,要出事”,当时朝廷动员人民撤离,老学究舍不得祖业,暂未撤离。当倭人开始图谋金陵时,老学究便下了决断,大举贱卖家产,更是不断念叨着“人太少,要出大事”。家里人觉得奇怪,因为当时无论是背井离乡,还是暂避风头,大举贱卖家产的人并不多,大家都觉得总有一天还要回来,不过因为老学究在家积威日久,贱卖家产也没人敢阻拦。家产变现后,老学究携家人一路逃至香港。多年后,子孙满堂,寿终正寝。
临终前几年,老伴问:“为何你当初有先见之明,料定金陵会有大屠杀?”老学究平静的说:“读史可知兴亡。国战,倭寇人少缺粮,金陵城大人多。倭兵如果迅速破城,就要短时间内解决数量多于己身百千倍战俘的口粮,还要终日担心哗变。虎狼秦兵在长平没能妥善处理这个问题,成吉思汗更没想到好办法,难道小鬼子比他们更聪明不成?小鬼子只会做的更残忍和丑陋。” 老伴听后默然不语。老学究继续道:“有人在史书里看到的是一派胡言,也有人因读史而封侯拜相。我头脑愚钝,信了一辈子书,从中只看得出偷生保全之法,如今子嗣得以绵延,我也知足了。”
两个故事,关于信仰的故事。
泰雅族与黄金洞
宝岛的泰雅族,质朴勇武,民风彪悍。扶桑窃岛的那个时代,泰雅族人特别喜欢用倭人的头颅祭祀自己的祖灵,其中的赛德克族更是出了不少有名的大巫和英雄。扶桑对泰雅族的巫师很是头疼,所以一直采取的是断其文化传承的方略,釜底抽薪。泰雅族成了扶桑皇民化运动的主要目标群体,以致光复之后,泰雅族的文化已经七零八落,几乎无法传承。
如今还有部分继承了传统的泰雅人,居住在台北县乌来区。陆客去乌来观光,部分人会到乌来的燕子湖瞧瞧风光,殊不知在通往燕子湖的新乌路附近,有一座全岛最重要的黄金洞,50后60后耳熟能详的,校长登岛时带来的黄金,就藏在那里。黄金洞是凿山而建,整座山被掏空,地下工事庞大,守卫森严,四道关卡,并有205指挥部一个连的兵力在驻守,这支部队与宝岛暴力机关没有隶属关系,直接听命于宝岛最高银行,那里可以看成是一个单独的区域,宪兵在那里也没法指手画脚。有趣的是,那一个连的士兵按规定是不能整体行动的,吃饭喝水都是要分成两拨,即便是被投毒,至少还能保持一半战斗力,笑。黄金洞当初是按照能抵御蘑菇云打击的标准而建造的,异常结实,但是无论多么牢靠的工事,按理都有漏洞,哪天阿汤哥魅力四射一下,没准就被碟中谍了。但是黄金洞一直没出过问题,白佬以为安全系数再高也不会超过瑞士那帮兼职开银行的锁匠挖的山洞,结果纷纷折戟,进去的阿汤哥们都莫名其妙的折了。在这里问题上还是扶桑最聪明,一看把金子放在了泰雅族的地方,就熄了觊觎之心,估计是操不起那个心,笑。就说到这里吧,傻娃们最关心的问题,恐怕还是那里到底藏了多少黄金吧,笑,黄金洞里的黄金至少可以堆满20座世贸大厦。
传说与现实的交汇
在扶桑人眼里,自己住的地方是苇原中国,神住的地方是高天原。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的女儿天照大神,负责管理高天原。天照大神的孙子辈有海幸彦和山幸彦两兄弟,擅长打猎的弟弟山幸彦非常羡慕哥哥的钓鱼技术,有一天就向哥哥借了钓钩出海钓鱼。可惜山幸彦钓鱼技术欠佳,钓钩被一条大鱼拖入海底,踪迹不见。山幸彦懊恼的跑回家诉说此情,哥哥暴怒,坚持要弟弟去找回鱼钩。重回海边,面对茫茫大海,山幸彦很无助,用现在话说就是心情很low,各种hopeless,笑。这时候山幸彦身边突然出现了一位老人,帮助了山幸彦。老人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竹笼扔入海中,竹笼瞬间变大,老人告诉山幸彦乘坐此竹笼就可到达海神宫殿,让海神想想办法就能找回鱼钩。山幸彦大喜,兴致勃勃的乘坐此观光竹笼傲游海底世界,并最终到达宫殿,海神召集虾兵蟹将开会,动员大家寻找鱼钩,鱼钩终被寻获。在此期间山幸彦看中了海神的女儿丰玉姬。俩人结为夫妻后,在海神宫殿一腻歪就是三年,山幸彦的哥哥等鱼钩等的头发都生出蜘蛛网了。丰玉姬怀孕,与山幸彦在某岛登陆待产,生产时交代山幸彦不要偷看,否则夫妻缘就断了,山幸彦没忍住,在妻子生产时偷偷观看,发现丰玉姬其实是条大鲨鱼,山幸彦吓的半死,丰玉姬很是伤心,把孩子留给丈夫,一个人独自回了海底神殿。那个孩子叫彦波潋武鸬鹚草葺不合尊。彦波潋武鸬鹚草葺不合尊的儿子就是扶桑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
丰玉姬登陆产子的某岛就是如今的宫崎日南海岸的青岛。青岛上满是秀美的树木,景色还可以,每年农历十二月十七日,丰玉姬都会回到岛上看看。此岛一直被扶桑皇室视作圣地,外人不得进入。时光流转,直到二十世纪初,特别是扶桑战败后,几千年的禁令才有所松动,普通人也可登岛,传说与现实交汇。
李白去哪了
李白被尊为诗仙。这个仙字,是指李白诗文的内容题材呢,还是指李白写诗的才华呢,还是说李白这个人呢?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功高低,下场来露两手就能决出高下,而文章诗词这东西特别,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与审美,分不出第一名第二名。所以被尊为仙,不一定是特只文学上的造诣。
按唐人的说法,李白是溺死的,溺死不算善终,所以按当时的习俗,亲友不得吊唁瞻仰遗容,李白死后啥样,谁也没见到,很神秘。后来统一口径,说是病死了,因为横死会影响子孙出仕,所以大唐默认李白是病死的。不过值得玩味的是,临死前两年,老相好杜甫同学写了《梦李白二首》,其中一句:“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按正常的翻译就是,江湖风浪多,你可别从船上坠下去呀。(最后还真是以这种借口告别世人的),这是主流翻译。
非主流的可以这么译:风大浪大,老白你那破船到底靠没靠在谱上呀,我很担心你乘坐的船坠落呀!这是李白临走前,杜甫写的牢骚诗,杜甫要么有神通能预测李白的死亡方式和地点,要么李白在临行前已经通知杜甫自己要乘船回家了,而后杜甫写诗表达自己的担心。
宋朝进士郭祥正,是王安石的铁杆亲信,在《采石渡》中写道:“骑鲸捉月去不返,空余绿草翰林墓。”金朝李俊民:“谪在人间凡几年,诗中豪杰酒中仙。不因采石江头月,那得骑鲸去上天。”
李白是怎么走的,大唐是闪烁其辞的,到宋朝就没那么多顾忌了,大家纷纷议论,说李白最后是在江里骑着鲸鱼飞向了月亮。鲸鱼生活在海洋里,江河里没有鲸鱼,可见李白在江中乘坐的东西体积非常大,且外形如鲸。仔细思量,骑鹤骑龙飞都很符合人们的想象,骑鲸是个什么概念,鲸是在水里的,骑鲸傲游海底才是合理的想象,骑鲸往天上飞,正如同说骑着雄鹰傲游海底一样,不符合常理而且特别雷,恐怕连国产雷剧导演都不敢如此想象,让男一号骑着鱼往天上飞?天雷呀,还让不让观众活了,笑。所以骑鲸也许是当时的真实描述,不一定是想象。自李白走后,很多诗词里都有骑鲸的描述,后来不用了,因为后人理解不了,觉得还是驾鹤更符合空气动力学和美学。仙鹤神针,神雕侠侣什么的是骑飞禽,观众读者就已经觉得很有想象力了,现实也许比小说更能考验人们的接受能力。超人没翅膀都能飞也就不计较了,万万妹想到啊,这还有个哥们是骑鲸鱼飞的,不知道给那鱼灌了多少大力才出的奇迹,笑。
李白去哪了?讲到这里好像隐约能触碰到答案了,但真相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复杂。前面提到的宋朝进士郭祥正,他妈咪亲口说是梦见李白后才怀上郭祥正的,王安石都已经苟同了,也许人家李白办的是通勤月票,经常往返也说不定。
偶然
决定历史走向的大事件中都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偶然。赤军本已被追剿的穷途末路,再打一次就会灰飞烟灭,爱国将领小鸡炖蘑菇先生恰巧此时接任西北剿匪一把手;当赤军大势已去时,小鸡炖蘑菇先生从被窝里揪出了校长,长安惊变。再坚持一下赤军就玩完了,怎么就那么巧发生了这样的事,太偶然了。小鸡炖蘑菇说自己信佛,后来又说自己信教,明白人不禁要问一句,你这一生吃喝嫖赌抽样样精通,佛陀和稣哥知道吗?笑。一个人不能看他嘴上说什么,要看他实际做什么,小鸡炖蘑菇到底信啥?每天坚持修炼道家秘传的八段锦就能说明一些问题。相比起来,余则成那算什么潜伏呀,笑。
校长败的憋屈,踌躇满志,在岛上准备好反攻,偶然生病,着急要手术,从美国请来一个不知名的军医,校长夫人也默不作声,军医手一抖,男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县城,前列县就此失守,此县被军医手一抖给弄残了。此后校长每天都尿血,尿血给人的心理和视觉冲击远大于疾病本身,雄心壮志也熄了,嘴上喊喊反攻罢了。军医怎么混进来的,谁审查的资质,偶然事件吗?
除夕放假已成惯例,怎么管理假日衙门的那几位老爷巧偏就弄出个不放假的方案呢?穷苦百姓不应该抱怨除夕不放假,有人做梦都想着除夕,不过都是徒劳,结局在登场时就已经写好。还是庆祝周末靠谱一些。
蛟与桥
唐朝火红954年,朝廷要在长江上建桥。建桥是方便百姓出行造福一方的好事,但是按照传统观念来说,桥不是那么容易建造的,有多种禁忌。在河上建桥,传统工匠们要考虑日后河流中走蛟的问题,蛟龙升天,洪水相送。古代匠人们为了防止走蛟时洪水泛滥危害百姓,会在桥上布下一些禁制,比较典型的就是请修行人在桥洞里悬上宝剑,或者刻上瑞兽,一旦蛟龙从桥下通过,就毙其性命。想要走蛟,除非雨水足够大,能淹没桥梁,或者蛟龙的力量足够大能拖垮桥身,否则蛟龙很难从桥上通过。
这回是建跨江桥,比跨河桥要难上百倍,要发水淹没一座跨江桥来走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小蛟们基本上都趴在江底玩连连看,江底有一条大蛟不甘日后长期被此桥所困,便赶在大桥修筑前开始呼风唤雨准备化龙。那时候江边的地域还是归中央直辖的,上涨的水位着实令不少领导头疼。走蛟的前一天,领导们和被领导们都急了,因为长江水位居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暴涨,天空中雷鸣闪电,白昼如夜,野外视物仅能借助于闪电的电光,那条大蛟隐匿在江水中顺势前行,庞大的身躯拖垮了沿江不计其数的房屋,当时一位受灾群众在江水中四处寻找可攀附之物时,眼见一颗直径特别大的树从远处飘来,便奋力游过去准备抓住逃生,恰巧闪电下来,借光亮仔细一看,这哪是什么树呀,分明是一条蛟龙,眼睛比窗户还大,只见其眨了一下眼后,跃起飞天,直入天际,龙吟声不绝于耳。那位灾民被震的意识模糊,再次清醒时发现自己已经身在事发地50米之外的屋顶上,随即获救。
走蛟过后,大桥逐步修筑,桥是钢结构的,修的很结实,记得当年铆钉规格尺寸要求很严格,误差超过2毫米算残次品,不能使用。那时候的施工标准和施工质量都是今人难以想象的,施工技术也是领先于时代的。
如果历史可以横向比较的话,当年唐朝仿制他国汽车时,高句丽连个手扶拖拉机都造不出来。如今年轻人开着H车遍地跑,手里拿着大屏three stars,还有底气蔑称其为棒子,这底气来自哪?我看多半还是来自于家中柜子里锁着祖上留下的two弹one star,笑。
蛟与桥,一个时代的记忆。
风水,那些所谓的迷信事。
风水堪舆之事,常人眼中这些东西过于虚无缥缈。几十年前,京城中心城区的旧宅子要被征了改造成商业区,老王家宅子地点好,要建成门脸铺面,朝廷问老王是要三环的房子还是要现金补偿。现在看是条条大路通北京,霾着也繁华着,可那时候的京城三环是正儿八经的郊区,中关村还是白菜地,安贞那地方是坟场,南边不用瞅,本地人不喜住南城,所以最终老王选择了现金补偿。
说起老王家的宅子,那是有来历的。王家祖上和皇帝是亲戚,老王爷爷在世的时候曾对老王说过,说这个宅子可千万不能卖,当初选这个宅子是有讲究的,是求高人给点的位置,高人说当子孙福薄无法居住此宅之时,此房就能生出许多房子,让王家子孙能有个安身之所。这话往后传的过程中,简单的概括为:这房子以后能下崽,房生房。老王对这话倒是记在心上了,不过却没有当回事,因为旧京城人的做事风格和今人不太一样,卖祖宅换钱的人不多。满清末年,旗人守着家传字画冻死的都有,穷苦潦倒时也不肯卖祖产,嫌丢人,有点倒驴不倒架的意思。所以老王就没把先人的嘱咐当回事,卖房子换钱的事老王自认为是不会做的。
不过当选择是要三环的房子还是现金时,老王倒是想起了先人的话语,也觉得挺神的,因为确实可以选择朝廷在三环的多处房产补偿,老房子换多个新房子,房还真的能生房,老王惊讶于先人的所言不虚,不过最后还是选择了现金补偿,因为补偿款的金额确实比较有诱惑力,有几十万之巨。当时社会平均工资是每月几十元的水平,万元户算是大熊猫,虽然少,但是还能见到。有几十万的人,那就是妥妥的UFO了,听过但都没见过。
老王的花钱速度颇有祖上遗风,所以后面的故事就简单了,老王临走时不动的产和能动的产都花没了,笑,急公好义、仗义疏财等词语在朋友谈起老王时都能用得上。这类人做朋友不错,但是做丈夫很多女人就无法接受了,所以老王最终也没能组织家庭,更无一儿半女,王家后继无人,最后是老王的朋友们凑钱给操办的后事。昔日皇亲国戚笏满床,今朝子孙凋零再无半间房,这种变故在常人的想象中本应是轰轰烈烈的,可在现实中当故事讲都觉得平淡。这便是房生房的故事。
故事还在继续,后续的就比较重口味了。老王当时挺有钱,于是被人惦记了,被老于骗了几万块,那时候几万块足够在烤鸭市和阿拉市等现在所谓的一线城市买房。老于用骗来的钱做启动资金,事业风生水起,期间老于投资了市中心的铺面,大赚了一笔,自此跨入了富人的行列,市中心的那铺面的原址是老王的祖宅。不知道诸位理顺了没有,这等于是老于坑了老王的钱,并用这脏钱占了老王的祖宅。
老于有钱了,买车买别墅买铺面娶妻结婚,事业越来越好,但是身体越来越差,一路国内外中西医结合下来还是不见效,连走路都吃力。后来偶然碰见一个道士,给指出是老于住的别墅风水有问题,需要改造。彼时老于也是抱着死马活马的态度,谁说该怎么弄,那就怎么弄,万一有效呢。道人说此别墅地下的阴气重,于是开始从地基改造,施放了各种镇物,最令人瞩目的是在别墅地下深处引了根通气管,沿着老于的屋子通上房顶,做了个迷你烟囱,烟囱的形态比较怪异,像是个葫芦,说是能把地下的阴寒之气宣泄出去,别墅的地下室墙体用狗血混合了多种芳香类草药配置成黏糊糊的东西涂刷封闭,施了符咒后用木板贴满墙体和地面,道士说石头阴寒,木头能克制阴寒,驱邪。别墅的地上部分包括墙体的位置,窗户的朝向尺寸,以及窗帘的选材都按道士说的改造。老于当时体弱长期卧床,整个工程都是老于的妻子监工打理,接触了不少风水知识。道士临走前特地对老于说,说老于不靠坑蒙赚了黑心钱也买不起这别墅,如果按照正常因果轨迹,老于命不长久。如今改了住宅风水,当思修身多行善事,你爱人对你不离不弃,当好生善待,家庭和睦方能诸事兴旺,如果家宅不宁,则祸事不断。后来老于的身体果真康复了。时光荏苒,老于钱越赚越多,但是苦于膝下无子,道人的话也忘在了脑后,老于有了别的女人,女人怀了老于的儿子,老于行事越发没有底线,竟然在这个别墅区购入一套别墅给这位三姑娘,老于的原配夫人也忍耐到极限,冲突不断爆发,老于开始悄悄转移夫妻共同财产,为离婚做准备。老于这回装修别墅很慎重,从德国请的知名学者来装修设计这新别墅,请德国人来装修的花费能再买两套别墅。老于忙于生意,老于的新欢还未入住,平时老于的夫人不时过来看看这新别墅的装修进度,当然也是走马观花,看不出所以然。快要交工验收时,那天于夫人过来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一跳,德国人从新别墅地下引了管子到房顶,和自己家的别墅设计惊人的相似。于夫人会一些英语,和德国人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德国人很傲慢的解释道,这是最先进的技术,目前你们还无法掌握,此宅土壤中放射性气体超标,我们在地下挖了个深坑,安装气泵用来换气,把新鲜空气和放射性气体置换,那个管道就是用来排放地下放射性气体的。地下室刷的漆是还未上市的新配方材料,刷完后墙体的漆膜混着胶体有半寸多厚,可以封闭从地下逃逸出的气体。京城不是风沙大嘛,整个别墅的采用的是新风换气系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悬浮颗粒……
于夫人也许是无法忍受欧洲大陆人特有的傲慢,也可能是想检验道士的功力,于是对德国人说你这哪是什么新技术,你看看小黑国人给我装修的房屋,那才叫先进,说着把德国人领到自己住的别墅,德国人用了三天时间检测,之后对结果大吃一惊,各项指标全都优于自己新施工的建筑,而且很多布置都比自己设计的简洁,没有用气泵换气,也没有放射性气体外溢,最令德国人不解的是别墅里没有空气过滤系统,但是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几乎检测不到,德国人对这点特别不理解。
现实比故事出人意料,经过这次装修后,于夫人对风水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开始尝试学以致用。于是对丈夫千依百顺,嗔怪丈夫给三姑娘装修舍不得花钱,于是拿自己的私房钱给三姑娘装修房屋,房间里贴满了大理石,无法贴大理石的地方用瓷砖替代,嫌不够气派,还用石头砌的假壁炉,加急定制的欧式家具,气泵于夫人说自己的房子都没装,设计的多余,还有噪音污染,于是新房子也没启用气泵。装修完成后邻居都觉得这是皇宫风格,当然有品位的人会觉得这好像更接近KTV的风格。老于的朋友们也羡慕他的齐人之福。乔迁之日,于夫人在老房子里开始吃斋念佛,于先生随三姑娘和儿子入住新别墅。一年后三姑娘的孩子白血病,夭折。于先生旧病复发,检查身体确诊是癌症,不久病逝。三姑娘精神失常,后来不知所踪。
这个故事讲完了,后续还有插曲,那个德国人比较实在,觉得没有室内过滤系统就能净化室内空气,这是绝学呀,德国人远赴小黑国去找业内顶尖专家请教。小黑专家说无空气过滤系统就能使室内空气变得清新,这是胡扯,俺们可没这技术,三藕浮碧池,你肯定是在山寨国被人忽悠了。俩人争的面红耳赤,最后结伴来华拜访于夫人,于夫人道出实情,房子是在道人指点下装修的,至于原理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俩外国人研究了一番还是无法理解其中的玄妙,不过又不甘心把这归因于超自然现象。多年后总算理出一些头绪来,清洁的空气和别墅小院的植物和房屋窗户朝向和尺寸和风向都有关系,这里的人称其为阵法,传统的五行阵法知识外国人理解不了,不过他们还是有收获的,俩人研究后发现道人当年布置的窗帘帷幔等饰品在特定的摩擦下产生的静电能吸附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外国人以此为基础试制了新型空气滤网,赚得盆满钵满。
很多明白人宁愿传统知识顶着迷信的大帽子也不愿外宣其道理奥妙,因为一旦被用到恶处,毁家灭族,杀人于无形。